近日,有Wish卖家反映,“Wish平台上有部分商户仍在出售虚假扩容U盘,而该商品是被各大跨境电商平台所明令禁止出售的,如今却频繁出现在平台上,严重扰乱了平台卖家间的公平竞争。”
据其介绍,卖家为了从中获利,利用扩容技术,将8GB或16GB的U盘扩容至2000GB,尽管电脑上显示是2000GB,但在实际用途中仅有8GB或16GB。
(卖家截图)
早在2016年,Wish就曾发布公告显示,如有发现在售“虚假容量”存储类商品的商户,平台将会对此类产品信息进行直接屏蔽或删除,同时对发布该虚假产品商户进行店铺关闭及长期冻结资金的处理。而除了Wish以外,速卖通也曾就销售“虚假容量”存储设备的卖家强调,应立即对此商品进行下架并删除,亚马逊目前也纷纷下架该类产品。
此番“扩容U盘”重现江湖,也不禁令人欲对3C品类市场进行一番解构,3C品类的卖家生存境遇究竟如何?
被中国卖家哄抢的3C品类痛点频出
随着科技产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的越来越普遍,3C电子产品销量持续走高,部分卖家为了获利更是“手段”花样百出。在过去,亚马逊上蓝牙耳机、汽车氛围灯、苹果替代电池惨被下架禁售的消息早已被熟知,与此同时,3C电子产品因缺少安全认证、CE认证,Listing被一锅端纷纷下架的涉事卖家也不在少数,卖家们纷纷坦言:“行业竞争激烈,推广成本高是该类目一大病痛,为此即便冒着被罚风险也欲要拼死一搏。”
在这个行业里,运营好的卖家几乎躺着就能日进斗金,如深圳3C品类大卖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但大部分卖家在烧钱的同时还要烧脑地考虑如何打好广告、如何守护排名,再加之卖家间的恶性竞争,也给该行业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目前,国内生产出的3C产品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大多走的是中低端路线,线上销售的产品功能单一,很难与国际顶级品牌厂商抗衡,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仿冒产品和‘山寨’产品。
就好比上述卖家所提的虚假扩容U盘为例,尽管价格上与普通U盘会存在较大的差价,但海外消费者他们都会货比三家,太明显的价格差距也是显而易见,消费者在购买了虚假产品后产生的退货、差评等情况对商家更不利。
3C类目竞争刺刀见红,中小卖家该如何做才能突出重围?
3C行业在跨境电商平台一开始通常是依赖于中国供应商产品的低廉成本优势,但要想长期的竞争就必须要具备各方面的综合优势。
一方面,3C品类出口卖家要学会及时洞察海外市场动态,了解海外流行趋势的走向和发展,抓住海外目标用户所需,3C行业类别有的是热门产品,有的是季节性产品,如季节性产品则应该要按需投放,且还要相应具备有准确判断即将热卖或受冷落产品的灵敏度,及时上新或推出专题活动促进销售;另一方面,提高品牌意识,随着国内生产商的意识步提高,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先进技术的普及,中国的3C产品应该要从单一追求人工附加的利润,逐渐转向注重品牌意识的提高,一旦有了技术以及知识产权专利的相应保护,那么中国品牌快速走向全球市场的步伐也就更快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