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是4.8新政发布一周年的纪念日,虽然新政暂缓一年施行,其中杭州、上海等10个试点城市延后到17年底,但不确定的政策变化,使得不少跨境进口电商企业的心久悬未决。
然而今年3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过渡期后监管总体安排发表谈话,让大家彻底放宽了心。此番商务部发言人表态主要涉及的要点包括,一是明确表态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暂按照“个人物品”监管;二是新的监管模式将在15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这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是一个重要的利好消息。
之前的“4.8新政”之所以会在行业内掀起如此大的波澜,关键并不是在于新政导致的综合税费的提高,而是在于跨境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定性,这也就是意味着商品进入国内之后要按一般贸易的方式进行监管,并出具详细的单证。而过去跨境电商平台大批量采购货物运抵保税仓之后,只需经过备案和其他程序监管,就可以直接发往客户手中,从成本和简便性而言,远远胜于一般贸易进口。
那随着政策的逐渐明晰。2017年的跨境进口电商有该如何迈出关键的下一步呢?
一、由“量变”转向“质变”的跨境进口电商
(一)年轻化、高学历,高收入成为跨境网购消费主力人群,网购消费成常态化
2014年-2018年中国海淘人数
数据显示,当前跨境网购消费者绝大多数都是80后以及90后人群,其中大学以上学历的消费者比例、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例也在快速攀升。
(二)品质化、多元化消费比例开始逐渐攀升
消费日趋品质化、多元化是当前跨境网购的另一特征。
品质化实际上是跨境网购长期发展的必然路径,根据2016亚马逊跨境电子商务趋势报告显示,品质与价格首次成为跨境网购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两大要素,而过去中国消费者只会把价格放在首位考虑。
而消费品类的变化也与80后为中坚的家庭消费群体开始追求“健康不将就”、 “省心无忧购”、“追求小而美”的消费理念升级有很大关系。
和80后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不同,大量90后、95后消费者的涌入也在加速推进跨境网购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二、当前跨境进口电商市场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
和国内电商江浙沪包邮、快速退货、次日达等高标准的用户体验不同,由于跨境网购的特殊性,很多国内电商环境下习以为常的用户服务往往在跨境电商领域很难实现,同时近几年跨境网购交易额快速攀升的背后是消费者投诉的直线上升。
(一)产品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问题实际上是消费者难免会遇到的问题,然而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对2016年跨境进口电商的风险监测数据显示,仅食品、化妆品这两个品类,便检测到风险26373处,其中不合格处有1210批,不合格率达4.6%,比正常贸易高出5倍多,同时玩具、纸尿裤、服装、厨房用品的抽检则更为惊人,1013批中就有415批不合格。
无独有偶,今年的3.15晚会更是直接将跨境网购的产品质量问题摆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
据2016年广东省质监局的信息显示,进口食品的主要不合格原因包括: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超标,塑料制品脱色等;进口服装不合格主要原因为纤维成分与标识不符,色牢度、pH值、甲醛、偶氮等项目不符合我国强制性技术法规要求等,这些都是对广大消费者健康的潜在威胁。
(二)疑似售假问题突出
随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习惯于跨境网购之后,购买商品的真伪已经成了很多跨境网购消费者都会思考的问题,由于跨境网购的特殊性,很多时候消费者往往无法辨别所购买商品的真伪,只能一味依赖跨境电商平台或者购买店铺的口碑。
然而除了产品质量问题,疑似售假已经成为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发展的一大顽疾。
据某业内人士介绍,之所以化妆品会成为假货的重灾区,主要原因便在于有个别店铺或者平台借着海淘的名头,在海外大肆购买假货,收到后作为代购商品再次寄回国内。
明目张胆销售假货是疑似售价问题突出的一大原因,渠道窜货则是促成“假货风波”层出不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三)退货难问题较为普遍
凡是在线上购买过的商品的消费者都会碰到退货这一问题,如今快速退货已经成了很多平台提升消费者对平台依赖度的重要做法,然而在跨境电商领域,退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些商品由于采用的是海外直邮的模式,商家远在海外,平台因此并不完全支持退换货服务。至于国内消费者习以为常的“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似乎在跨境电商领域并不被各大平台完全接受,不同平台的做法也大相径庭。
因此随着2017年3月15日《网购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许多消费者开始关心《办法》是否适用于跨境电商领域。
三、关键的下一步在哪?
尽管跨境网购当前存在着种种问题,但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持续出台,各大电商平台的加强管理,中国中产阶级数量的稳步上升,未来的跨境进口电商市场依然值得期待。
因此在不少业界人士看来,之后的跨境进口电商或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而关键的下一步就在于谁先把商品质量和用户服务放在了首位。
(一)商品质量是根本
目前由于较为方便,集货速度也很快,而且账期也可以磋商,因此很多平台还是通过供应商的方式先将货物运抵保税区或者国外的直邮仓,然后在寄给国内消费者,但这种模式很显然无法保证货源百分百的安全。
因此面对行业内部疑似假货、产品质量等问题频发,自去年以来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已经纷纷开始加大海外供应链的管理建设力度,一方面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多元化购物需求,另一方面也试图从源头把控商品质量问题。
(二)用户服务是关键
虽然和传统电商不同,跨境进口电商环境下的用户服务有其局限性,但随着未来跨境进口电商市场竞争的继续加剧,如何通过用户服务留住客户,刺激其继续消费,是每个跨境电商平台都应该用心做功课的一个环节,目前亚马逊中国和天猫国际的例子可能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