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要运转有太多成本,比如房租,水电,工资,通讯费,营销费用等等等等,这些费用都是看得见,算得出的,所以,都是可控的,只要是可控的就不可怕,怕的是那些不可量化,不可控,却影响巨大的成本。
这些成本控制不好,也可能会直接带来经济损失,但是除了经济损失之外,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员工执行力差,团队凝聚力差,公司发展迟缓,这种损失不是用钱和数字可以衡量的。
试错成本
例如选人,这个相信大家深有体会,面试的时候看着不错的应聘者到了岗位上无论如何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就会动“杀机”,一旦动手,不仅会让我们在这个员工身上投入的精力,物力,财力付诸东流,浪费的时间也是难以承受之重;但是如果不动手,会出现更高的时间成本。
是割肉还是承担着更高的风险持仓观望,就会让人很纠结。
而且,如果人选不好,频繁的流动,也会影响团队的氛围,这些都是试错成本。
当然,这种试错成本不可能彻底割除,只能通过一定的方案尽量降低,也就是之前我曾经写过的,外贸人才终极方案。
解释成本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到过这样一段对话:
某个皇帝(貌似是汉文帝)问他的大臣,为什么开国之初有那么多有名的大将,而到了现在却无大将可用呢?
大臣回答,开国之初,高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将能放开手脚,建功立业;而到了现在,驻外的将军每做一件事,都会面临着被御史骂的局面,大量的时间用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上,久而久之,谁还敢有所作为呢?
其实,这就是解释成本,解释成本过高会直接导致执行力太差。
由上到下,令不行禁不止,把开公司搞成了辩论赛,关键时刻的变革不干脆,不果断,只会错失良机;
由下到上,中层管理有能者需要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向听不懂,看不明白的高层管理的反复解释上,好方案不能实施,或者获准实施的时候自己的锐气已经被完全磨灭,这是病,要治。
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跟上面的两个成本有所交叉,试错会带来时间成本,解释过多也会带来时间成本,还有一些企业的内部不高效行为也会带来巨额时间成本。
举几个例子:
再发明一次轮子。明明很多模式已经被证明了一次又一次,直接借鉴,完善,落地就能发挥能量了,还要自己再折腾一遍,不停的试错;这是不会借力,不会使用第三方资源所带来的时间成本;
沟通效率低。公司内部,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没有一种合理的沟通模式,一件事情总是得不到有效的沟通和解决;这是因为缺乏流程化和机制所带来的时间成本;
执行效率低。一件事形成了结论,制定了方案步骤,却迟迟难以实施,可能是方案不够明确,更有可能是缺乏后期监督;惰性,是人的天性,找到合适的机会便会绽放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