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李克强总理说,C2B是大势所趋,一个企业不再是单个封闭的企业,它通过互联网和市场紧密衔接,和消费者随时灵活沟通。 有识之士认为,今天的管理者如果对这一历史性的商业大变革缺乏深切认知,所犯的将不仅仅是一时的错误,而是会让企业失去未来。 C2B模式,即以市场需求为原动力驱动商业资源的模式,其基本构件包括:个性化营销捕捉碎片化、个性化需求,以数据低成本、全流程贯通为基础实施拉动式配销、柔性化生产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粉丝经济”和“网红经济”实际上也是C2B。
在影响未来商业格局的各种力量中,互联网无疑是最具活力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互联网给管理者带来的并不只是兴奋,还有迷茫与纷乱。在长尾、众包、维基、轻公司、湿营销、免费经济等一轮轮新理念的轰炸中,到底我们该听谁的?这些缤纷复杂的新理念背后,是否有一个贯穿其中的大趋势?在我们看来,十多年来新理念、新模式、新公司的大爆发,事实上都在从不同角度探索一个已经被讨论了几十年的话题:信息时代的商业模式、组织管理模式是什么? 基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实践及五年来的广泛调研,我们发现,如果说信息时代的组织模式变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时代商业模式的未来形貌已经初具雏形了。以上种种探索,就是对最终答案的快速接近:工业时代以厂商为中心的B2C模式,正在逐步被信息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模式所取代! 所有管理者都必须警醒的是:在现代工商业发展史上,C2B模式的大量浮现,是一个从未有过的事件。它不是转瞬即逝的浪花,而是塑造全球商业气候的巨型洋流。能否把握这一大趋势,将决定谁是未来的商界领袖。 垂直B2C的困境 2010年以来,垂直B2C网站一度风光无限。借助于风险投资,以大量广告投入吸引用户流量,同时投入巨资建设自有物流体系,这种单打独斗、重金投入、力拼规模、赚取差价的路径看似清晰,实则内含巨大的模式风险。到2011年下半年,很多垂直B2C网站似乎在忽然之间就转入了冬天。动辄上亿的巨额营销费用被大幅缩减,裁员、收费等举措不再少见,部分网站甚至走向了倒闭。 这些企业碰到的问题,与电子商务的好坏对错无关,这在根本上是源于它们自身模式的天然缺陷。大部分的垂直B2C网站,仅仅只是试图把零售这一个环节搬到互联网上来,完全没有从C2B模式创新的角度去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 对消费者而言,垂直B2C提供的仍是标准化的产品,基本没有对任何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对品牌商而言,垂直B2C对它们的供应链体系也没有带来什么变化,没有任何效率的提升,只不过是把零售终端从线下实体店变成了网站。 因此,垂直B2C在这样的模式下,最终能够获取的只是传统的批零差价,而这远远不足以支持高昂的营销费用和物流体系的建设费用。这样的商业模式必然会把企业带入困境。 目前来看,最有能力应对海量的个性化需求,也因此最具未来潜力的电子商务企业,一类是从零售平台逐步向供应链平台演进的企业,如淘宝网,另一类则是向C2B模式演进的新型品牌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