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去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同时,在总理的记者会上,还明确表示十分支持网购,认为电商的发展会加快社会产能的释放,并且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并无坏处,甚至实体店可以利用网站发展得更好。大家都在热议“互联网+”,究竟“互联网+”将会对现在的各个产业带来哪些机会?今日起,小编分期为您详解,敬请关注。 什么是“互联网+”?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发展、创新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互联网+”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飞传统行业。 “互联网+”有六大主要特征:一是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跨界融合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谁是对手都不知道。新的更大的对手已经用互联网思维在布局跨界打劫你的市场,但你却浑然不知,等你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二是创新驱动。以创新发展的互联网思维特质,求新求变、自我革命,发挥创新的力量,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三是重塑结构。对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进行重新塑造。四是尊重人性。高度重视人的体验感、人的创造性,对人性给予最大限度的关怀和尊重。五是开放生态。坚持开放和包容理念,把过去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让创新创业者有机会实现价值。六是连接一切。连接是有层次的,可连接性是有差异的,连接的价值是相差很大的,但是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 一、“互联网+工业”:让生产制造更智能 最近,德国“工业4.0”与中国元素碰撞,成为今年德国汉诺威IT 展览(CeBIT2015)最大的看点,“工业4.0”是应用物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提高制造业水平,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通过决定生产制造过程等的网络技术,实现实时管理,它“自下而上”的生产模式革命,不但节约创新技术、成本与时间,还拥有培育新市场的潜力与机会。 “互联网+制造业”和正在演变的“工业4.0”,将颠覆传统制造方式,重建行业规则,例如小米、乐视等互联网公司就在工业和互联网融合的变革中,不断抢占传统制造企业的市场,通过价值链重构、轻资产、扁平化、快速响应市场来创造新的消费模式,而在“互联网+”的驱动下,产品个性化、定制批量化、流程虚拟化、工厂智能化、物流智慧化等等都将成为新的热点和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