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信息不对称。 在中国有很多工厂是生产、研发、制造、设计,但是他们在欧美没有渠道,只能做代工。反过来我们这群卖家什么都懂,也有渠道资源,但是就没有产品,我们就开始做业务转型。 二是业务冗杂。 最早干B2C为什么会亏钱?因为从产品到渠道都抓。后来开始做减法,我们的产品在各渠道都有在卖,就发现可以不用去做渠道了,现在公司独立网站只剩两个了,然后发现产品制造环节我们也不用了,我们就只转型做中间的运营。 三是电商肯定未来会越来越扁平化。 一个创业团队,2—5个人的团队就快速地找一个工厂合作,跟工厂捆在一起玩。 关于为什么中国在大力的提倡跨境电商,Mark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是无烟经济。比如某产品从2千万的产值在不增加产能的情况下能够卖到6千万,同时在不做设备、人工、厂房的投资下进行二次升级的,这就叫无烟经济,现在就是在走这个道路。 二是产品研发。很多工厂就知道做产品,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做。电商的价值是能让消费者和工厂之间能建立直接的联系,然后反向地来做产品研发,就像潮流词C2B一样,众筹就是有点这个意思。 三是业务解构。很多中国工厂就是这样,一个工厂100%的产能里面有60%是为一个客人的。我们有一个合作伙伴是做办公椅的,全中国做的最大的。他说有3千个工人,别人叫他王总,听起来很牛,其实他知道自己就是美国客户的车间主任,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电商就是机会,通过3—5年的努力,最好的结局是工厂有40%的产能是自己做贴牌的,60%是继续给老外做贴牌来支持我们自主品牌的生产。 四是就业。国内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差了,为什么跨境电商跟就业也扯到一起了呢?这里面有一个我自己想的混蛋逻辑。国内消费是恒定的,是一个存量市场,对政府而言无非就是左口袋放到右口袋的问题。而跨境电商就是国际利益二次分配,其实现在政府为什么鼓励跨境电商?就是鼓励大家去干一个跟老外抢饭碗的生意,因为这个生意不抢占国内的其他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