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通关想快,就得这么玩儿!
2015-08-05

近段时间,跨境电商屡上头条,从海关、检验检疫到各跨境电商试点,各种“利好”、“红利”频频发布,“相关部门”为进出口快速通关通检也是操碎了心,那么,下面就来扒一扒跟电商进出口相关的这些新名词,梳理下新模式、新玩法,看您准备如何接招。 

 “行邮税担保实时验放模式   之前,由于需要等待国库实收税款的回执,跨境电商涉税包裹交税后,往往要在口岸等待24小时才能放行,难以满足跨境电商的时效性要求。于是,上海海关推出“行邮税担保实时验放”模式,由承担支付业务的上海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先提供行邮税担保,从而加速通关。此模式下,跨境电商涉税包裹到港后,电子计征、担保验放、汇总征税等手续可快速完成。这些包裹进入承运人的仓库后,理论上已经完成了所有通关手续,不用再等国库实收税款的回执,就能马上放行。另外,上海海关还推出“货到即时备案”模式,支持跨境电商订购商品到港后集中批量备案,贴合线上消费习惯,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进口通关无纸化   自2015年8月1日起,进口通关无纸化试点扩展至天津、上海、南京、宁波、福州、厦门、广州、深圳、拱北、黄埔海关等10个海关。对于满足试点条件的企业,其可依据《货物进出口许可证电子证书申请签发使用规范(试行)》申请电子许可证,并根据海关相关规定采用无纸方式向海关申报,免于交验纸质自动进口许可证。试点范围为:实施自动进口许可“一批一证”管理的货物(原油、燃料油除外),且每份进口货物报关单仅使用一份自动进口许可证。 

负面清单&风险目录审核   跨境电商进口产品根据风险大小被评定为高风险和中风险的产品纳入风险目录清单,属于风险目录清单内的产品必须经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通过后才能完成备案。在风险目录清单内的产品需要进行人工备案审核,需要判定是否设置疫区疫情标志,建立产品对应的海关编码,是否需要送样监测、设置现场抽批率和事后抽批率等,审核周期为1个工作日,在审核通过后进入产品池。不在风险目录清单内的产品实行计算机自动审核,现场抽批率和事后抽批率按默认值设置,由人工集中填入对应的海关编码后进入产品池。从而实现低风险商品7×24小时实时备案。跨境电商企业在取得相关资质和完成备案后,只要不是负面清单上的商品,像是热门的保健品类、3C类的商品都可以进口、售卖。 

无票免税   之前,企业购进货物用于出口,如无法取得合法有效进货凭证,会被视同内销征税。而由于跨境电商企业通常向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采购货物用于出口,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合法有效的进货凭证方面存在难度。为解决此矛盾,一些跨境电商试验区实现一定条件下的“无票免税”,即对纳入综合试验区“单一窗口”平台监管的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货物,即便无法取得合法有效的进货凭证,出口企业只要登记相应的销售方名称、纳税人识别号、货物名称、数量、单价和总金额等进货信息,就可以在2016年底前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 

有票退税   之前,一般企业申报出口退税时,国税机关需要核实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明的商品名称,但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货物品类众多,有时一批货物出口对应百余张进项发票,若仍按此模式申报退税,企业发票用量将非常大,工作量也很大。于是,“有票退税”简化模式在杭州跨境电商试验区应运而生。在综合试验区,国税机关允许试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用供货企业汇总开具的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后附销货清单申报退税,并凭运单号在物流企业官网获得的出口货物流向记录,代替原先需要的相关备案单证,可减轻跨境电商企业的人力、时间成本,加快退税进程。 

单一窗口   所谓“单一窗口”,简单理解,就是贸易商能够通过一个入口,向各相关政府机构,提交货物进出口或转运所需要的单证或电子数据,审查结果也可以通过“单一窗口”通知申请人。这将大大提高贸易便利度。“单一窗口”全部建成后有六块功能:货物进出口(包括进出口申报、国际转运申报等)、运输工具(包括船舶申报、航空器申报等)、进出口许可、支付结算(包括关税支付、规费缴纳、外汇结算、出口退税等)、企业资质(包括对外贸易经营资格、货物申报资质等)和信息查询。另外,杭州、上海、台州已实现了跨境电商通关海关与检验检疫“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可缩短通关时间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