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实务中L/C和D/P的选择技巧
2015-06-01

出口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包括预付款(前TT)、信用证(L/C)、付款交单(D/P或中TT)、承兑交单(D/A)、赊销(OA或后TT)。许多人认为,以上结算方式风险从小到大排序依次是前TT<L/C<D/P<D/A<OA。这种理解是片面的,除前TT风险最小之外,其他结算方式都有特定的风险控制要点及所要具备的条件。一旦风险控制条件不具备,风险可能发生逆转,如以L/C为例,浙江信保曾在8月12日的“信用风险资讯”中介绍了七大风险,某些情况下L/C风险甚至高于OA。
总体而言,以掌握货权为主要风险控制点的L/C和D/P,风险低于放弃货权的D/A和OA。但就L/C和D/P而言,互有利弊。本期“信用风险资讯”,浙江信保专门说说L/C和D/P在实务中如何选择的问题。
       1.首次交易时
       选择:建议L/C
       理由:在首次交易时,需要特别关注买方是否存在(“洋骗子”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大量存在,详见“信用风险资讯”8月7日的文章)以及买方本身的资信状况如何。买方如果可以开出信用证,一方面说明该买方存在,另一方面说明买方具备一定的实力。
       2.存在预付款时
       选择:建议D/P
       理由:买方在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后,拒收货物的概率降低;同时,有了一定的预付款的保障,如果货物真被买方拒收,货物处理的损失也会降低。而D/P交易费用低于L/C。
       3.小额交易时
       选择:建议D/P
       理由:信用证交易成本较高,不仅有较高的银行费用,还会占用买方授信或资金。交易金额越小,信用证费用占比越高。当小金额交易时,选择D/P,将节省的费用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不仅降低整体成本,还提高了保障程度。出口信用保险相关介绍,可登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网站(www.sinosure.com.cn)。
       4.远期交易时
       选择:建议L/C
       理由:需要注意的是,D/P远期在不少国家(地区)参照D/A远期操作,无法做到“付款赎单”,即在收到货款前可能丧失货权。相比而言,远期L/C虽然也会在收款前丧失货权,但一般是在开证行承兑情况下,保障程度更高。
       5.L/C无不符点时
       选择:建议L/C
       理由:信用证作为开证行“有条件的付款承诺”,在能做到“单单一致,单证一致”的前提下,安全系数非常高。
       6.L/C存在不符点时
       选择:建议D/P
       理由:当L/C出现不符点时,开证行的付款责任将退出,买方也有了堂而皇之的拒收理由;而采用D/P,虽然也有被拒收可能,却往往可以向买方主张违约责任。
       7.采用转让L/C时
       选择:建议D/P
       理由:作为转让L/C的第二受益人,通常无法向开证行行使权利,也往往会丧失货权,存在“钱货两空”的风险,不如D/P;此外,转让L/C通常关系复杂,贸易纠纷较普遍,某种程度甚至不如OA。
       8.放弃货权时
       选择:都不建议
       理由:控制货权是L/C和D/P重要的风险控制手段,在货权提前丧失的情况下(包括“1/3提单自寄”、“电放提单”、“担保提货”、非海运运输、记名提单、货代提单、货运收据等情况),L/C和D/P都可能演变成“类赊销”的风险。采用OA,节省成本,同时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争取将部分成本转嫁给买方),保障程度更高。
       9.需要贸易融资时
       选择:视情况
       理由:总体而言,银行在L/C项下的贸易融资产品更丰富,对L/C的接受程度也更高。但随着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发展,大多银行对D/P甚至D/A和OA都有相匹配的产品(具体要求和产品需接洽银行)。具体采用哪种方式,需要综合考虑风险、融资条件、成本等因素。

       特别提醒:影响国际贸易安全的要素众多,且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请出口企业在实务中独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