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日)上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大幕正式拉开,来自130余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的上万件展品齐聚上海,预计有超过15万境内外采购商和全球企业前来“掘金”。本端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浙江企业已经提前看好“货”,准备好资金,就等“买买买”了。
浙企吃下“定心丸”
浙江嘉兴的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以玻璃纤维及制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营业务,拥有浙江桐乡、江西九江、四川成都、埃及苏伊士、美国南卡(在建)五个生产基地,已建成大型生产线20多条,年产能超过160万吨;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此次进博会上,他们早早的属意渣打银行的铂、铑等贵金属。
巨石埃及生产线
中国巨石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部总经理沈国明告诉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中国巨石在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关键重要设备——铂铑合金漏板。铂铑合金漏板是由贵金属铂和铑的合金制成。未来几年中国巨石包括浙江桐乡、四川成都、印度(筹建)等生产基地有多条新生产线计划开建,涉及需进口铂、铑贵重金属。”除了贵金属,此次展会上德国的机械臂以及日本的织布机都是巨石公司非常感兴趣的内容。
进博会里的机械智能臂
在听了今天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主旨演讲后,沈国明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年是巨石第六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对于巨石这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建厂,客户遍及全球的企业,国家的开放政策是一颗定心丸,在现今全球分工模式日益明晰的状态下开放的态度才是未来。”
德国肖特集团看好中国市场 寻求更多合作机会
德国肖特集团是一家跨国高科技集团公司,在特种玻璃、材料以及先进技术领域拥有130年的行业经验。肖特亚太区业务发展总监吴敏告诉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肖特集团目睹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也感受到中国产业的升级提升,特别在特种光学设备及医疗医药行业方面的技术提升,非常看好中国市场。“我们在浙江缙云有玻璃生产线,与台州的一家公司也合资研发AR技术,江浙一带因为光学产业链完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是肖特在中国的重点布局区域,我发现台州在精密光学元件深加工方面及光学镀膜方面的技术非常高。我希望通过此次进博会,肖特集团可以和浙江和中国更多企业达成合作,发现更多机会。”
肖特集团在进博会里的展区
进口南非红酒红茶 出口国货好物 和“好朋友”做好生意
浙江中非国际经贸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聃在进博会上看中了南非的葡萄酒和红茶。朱聃告诉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此前公司在法国、智利等地进口过红酒咖啡,与南非的合作是第一次。公司会在南非建立一个采购中心与仓储中心,不但进口南非的商品也把国内的商品出口到南非。
浙江企业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共享进博会红利
德国、印度、埃及……浙江企业与这些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商品、技术、思维、观念,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给浙商带来的不仅仅是商机更是全球化的视野与胸怀, 处在“一带”与“一路”交接地带的浙江,一直以来都主动谋划接轨国家战略,有重点地融入“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实现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深度关注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中国市场信息调查协会副会长袁岳向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表示,从消费的角度来说,今天消费者产生的很多新消费需求需要透过创新和进口互补实现。而从产业而论,在新的进口鼓励政策下,更为丰富的进口,可以优化成本结构和提升供应链品质,进而提升产业创新的能力。
在浙江,像阿里和海康这类大型企业会受惠于更多的中宏观效应,并更好充当进口扩大的平台和核心支持者作用。而义乌台州等地方中小企业则可以在全球出口网络基础上,复合发展多元进口功能,焕发出小商品贸易的新能量。实际上中国新世代消费者需求的很多产品和服务比如跨次元消费,短期市场供应能力很弱,对进口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