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台州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拉动台州市外贸平稳增长的重要动力,中美贸易战直指中国,对台州外贸造成一定影响。为深入探讨中美贸易摩擦对台州对外贸易的影响,9月6日,台州市政协港澳台侨界别座谈会在中非经贸港举行。台州市政协副主席林仁方,政协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旭辉,及市政协委员、台联、侨联、对外友好人士共聚一堂,并特邀台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叶贤校、市进出口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震亚、中非经贸港董事长朱聃出席。
叶贤校首先介绍了中美贸易战的基本情况。他说,美国在华货物贸易中的逆差不断扩大,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从232调查、301调查,到首批340亿美元加征关税清单正式发布,标志着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战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时刻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应对能力。中美贸易战不确定性因素大,令人很“揪心”;是否会由贸易战引发货币战,令人“担心”。但是,中国有市场,有扎实的制造工业优势,我们要有“信心”。要建立常态化应对工作机制;加快扶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健全风险监测预警体制;积极推进综保区建设;组织针对性指导培训;创新探索自贸区政策落地;深入研究出台扶持政策;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强化金融保障服务;大力推进跨境电商发展;推动外贸出口优化升级。
朱聃简要介绍了中非经贸港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情况。他说,中非经贸港在业务拓展中,接触到很多与美国发生业务往来的企业。从公司自身来说,平台对于美国市场的依赖度,远低于全国及台州的平均水平,中美贸易战对平台影响较小。但是,征税清单涉及到的产品比较集中在汽摩配、机电、水龙头等行业,因此涉及台州企业也相应集中,所以对个别依赖美国市场出口企业来讲,会产生较大影响。为了帮助企业积极应对中美贸易战,中非经贸港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数据分析和整合,将清单中涉及的产品归类统计,并及时通知到与美国有业务往来的供应商。对涉及到的重点客户,提供上门咨询服务,尤其是对长期订单或已签订的大额订单,根据具体情况,为客户提供风险预警及防控措施。对已经产生的违约损失,积极通过保险渠道及涉外仲裁等多种渠道追偿损失。同时,中非经贸港积极咨询商务部、中国信保等部门,对于他们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分析,邀请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进行案例分析,指导企业在贸易摩擦中去正确应对,以保障订单顺利履行,防范潜在的违约风险。朱聃表示,从长远来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是关键。这也要求中非经贸港要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作用,帮助企业提升外贸专业化水平,提高走出去能力,拓展海外新市场。
张震亚说,美国挑起的全球贸易摩擦,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国际贸易争端不断,外部经济环境较为严峻。同时,国内通货膨胀在增加,原料价格上涨,企业必须要做好贸易战一战到底的准备,并且自我消化税差。他建议政府部门缩短出口退税流程,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金融机构加大培训力度,指导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集中外贸扶持资金,用于出口美国市场受阻后,企业转战其他新市场的出口信保补贴,让企业享受更多的优惠投保渠道,系好出口的安全带。最后,张振亚呼吁政府和机构齐心协力,联合海关,商检,金融等相关部门,多交流,多探讨,充分利用资源,研究解决方案,解决企业问题,共同渡过贸易战难关。
林仁方认真听取各方看法和建议后表示,此次调研主题明确、精准度高、专业化强,大家在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为应对中美贸易战出谋划策,调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贸易战中的变量因素大,它是一场非常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企业要修好内功,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贸易战的影响是持久和长远的,协会将竭尽全力协助企业应对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