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备受业界关注的跨境电商进口税改方案似乎已浮出水面。据悉,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一、改革后的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将不再按照“行邮税”而是按“货物”标准征税,同时关税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按70%征收,取消50元免征点;二、行邮税相应提高;三、对于跨境电商进口商品的准入门槛上浮,改现行的“负面清单”为“正面清单”。
有业内人士认为,有望在4月8日实施的跨境电商税制新政落地的意义重大,这标志着过去三年多的跨境电商试点工作的结束。从“税”的最基本层面确定了跨境电商的模式和地位,代表了国家及政府对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积极态度。 但也有部分人士指出,新的税制方案将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优胜劣汰,“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将提前到来,目前市面上坐拥资源和规模优势的跨境电商平台将间接受益。
征税标准的调整是此次改革最受关注的内容。按照现行标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按照“行邮税”征收,即大部分商品仅需缴纳10%的税费,且税额在50元以下的还可享受免税。但4月8日之后,消费者很可能将不再享受免税优惠,同时需要按增值税加消费税的70%的缴税。虽然新的征税标准依然较传统贸易进口模式存有一定幅度的优惠,但大多数跨境进口商品的价格还是将迎来较为明显的上涨。 业内人士指出,缩小跨境电商与传统贸易之间的税差,减少因税差造成的“不公平”现状,是此次改革的总体基调。跨境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基本已成定局,跨境电商依赖税差获利的模式将遭受更为严重的冲击。同时“低价”已经成为用户对于跨境电商的最重要诉求之一,换言之,用户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如何在税改后持续保有相对于传统渠道和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更加考验平台的综合实力。原本就已非常残酷的跨境电商价格战将变得更加血腥,在资金、资源、转化率上存在短板的企业将以更快的速度消亡。
有望在4月8日推行的税改方案,不仅在税收层面做出了新规定,跨境进口商品准入门槛的提升,是业界更为关注的话题。根据多方验证的信息,“正面清单”将取代“负面清单”成为海外商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的依据。目前,“正面清单”的具体内容暂未获得披露,但基本原则为不涉及进口许可证件的日用消费品,同时,部分涉证的消费者购买需求大的生活必需品有可能也会列入“正面清单”。 这就意味着,跨境电商进口的商品品类将受到严重限制,如何在有限的范围内保证货源供应稳定,同时如何在有限的品类范围揽得更多的品牌合作伙伴,将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海外供应链提出更为严格的考验。 “无法及时作出供应链调整的电商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成长压力,而海外供应链资源优势明显的企业将从中受益。”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新的跨境电商进口税制的实施,叠加跨境电商业务在全国范围逐步推广,开启了全球品牌高地时代,全球品牌直供对所有跨境电商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