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中国展商遭美大规模拒签,我国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出口管制,关税扰动汇率走跌,越南通过电商新规等丨本周外贸大事
2024-12-06

美国

公布最新半导体对华出口限制


美国当地时间周一(12月2日),美国拜登政府发布了最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除了将136家中国实体列入所谓“实体清单”,对24种半导体制造设备、3种软件工具和HBM芯片出口增加限制外,还悍然干涉中国与第三方国家的正常贸易。


根据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周一发布的文件,136家中国实体被纳入所谓的“实体清单”,涵盖中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制造商、晶圆厂和投资机构。名单显示,包括北方华创、拓荆科技、闻泰科技、华大九天、华峰测控、中科飞测、华海清科、南大光电、拓荆科技、盛美上海等10余家知名上市公司在列。美国商务部也在名单中特意单开一段,重点强调华为的多家重要合作伙伴,包括长光集智光学、鹏新旭、新凯来、昇维旭、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等。


参展

中企人员被曝遭美大规模拒签,影响CES参展计划


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定于明年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据香港《南华早报》11月30日报道,截至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总计约4000家参展商已注册参展,其中估计超过30%来自中国。但就在距展会开幕仅剩约一个月之际,许多中国企业员工表示,尽管他们持有参展邀请,但仍被拒发美国签证。有分析人士称,此次CES拒签规模“前所未有”


2018年,共计1551家中企参加了CES,创下历史纪录,占所有参展商的三分之一以上。但此后,受前特朗普政府挑起中美贸易争端以及疫情影响,中企参与CES的人数出现大幅波动。


这一数字在2019年下降到1213家,在2020年再次跌至约1000家。由于美国拜登政府继续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打压中企,参展中企在2021年骤降到210家,2022年为159家,2023年略升493家。2024年1月,中美贸易关系相对缓和,CES展会上的中企数量大幅增加,至1114家。


政策

商务部: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

据商务部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

二、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和个人,违反上述规定,将原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关两用物项转移或提供给美国的组织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公告》原文:

https://aqygzj.mofcom.gov.cn/flzc/gzjgfxwj/art/2024/art_daaa02c05d8946179dcf5d1ba499ac46.html


研报

出口管制禁止对美出口,战略金属地位提升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12月3日,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决定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的出口管制,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目前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镓、锗和锑生产国,对于关键金属资源的出口管制有望提升其战略地位,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信证券认为不排除后续出口管制政策或将延续至钨、稀土等战略金属品种的可能性,建议关注相关金属的投资机会。


汇率

人民币汇率将获更有力支撑


受“特朗普交易”影响,叠加市场对欧洲央行大幅降息预期升温等因素,美元指数近日快速冲高,这给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带来贬值压力。以欧元为例,欧元对美元汇率11月以来下跌近3.5%。


12月3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失守7.31关口,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同样逼近7.30大关,双双回落至13个月以来的低点,引发市场关注。


12月4日,人民币汇率在经历了前一日的承压下挫之后,迎来明显反弹。其中,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升值近200点,几乎收复前一日全部失地。截至当日17时,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报7.2733和7.285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预计伴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四季度经济增长动能改善,以及宏观政策在提振内需、引导物价水平温和回升、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方面仍有较大空间,后期人民币将获得更为有力的支撑。


美国

拟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以来自东南亚的太阳能产品低于生产成本价格在美销售为由,美国商务部日前宣布,拟对相关国家光伏产品征收最高约271%反倾销税。


根据美国商务部经调查作出的初步裁定,拟征收的反倾销税涉及从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其模块,具体税率取决于不同公司。美国太阳能电池和模块主要从上述国家进口,约占美国此类产品进口的八成。


美国商务部贸易调查的最终裁定结果预计将在明年4月公布,美国国际贸易署将在明年6月作出裁定并公布最终政策。


俄罗斯

试行食品杂货自愿标签制度,2025年起转为强制

自今年7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对某些类型的杂货和其他食品进行自愿标签试验,涉及制造商、进口商、零售商等多个市场参与者。该试验将于2025年2月28日结束,随后将于3月1日起分阶段过渡到强制标签制度。


根据规定,从2025年5月1日起,零食将率先实行强制标签;7月1日起,调味品、香料和醋也将加入强制标签行列。此外,从2026年9月1日起,贴标产品的批发和零售销售情况以及其他流通情况将需强制报告。此举旨在提高食品杂货市场的透明度,打击假冒产品,并改善产品质量控制。


越南

电商新规:明年起平台为卖家代扣代缴税款

越南国会已正式通过《税务管理法》修正案,规定从2025年4月1日起,电商平台和具有支付功能的数字平台管理者需承担为平台上运营的卖家代扣代缴税款的责任。若卖家不符合平台代扣代缴的条件,则需自行注册、申报并纳税。


泰国

延长进口小商品增值税征收期限

泰国总理佩通坦3日在总理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为防止非法进口商品泛滥,内阁同意将对价格不超过1500泰铢(约318元人民币)的进口商品增收增值税截止期限延长至2025年底。


佩通坦介绍说,在当天的内阁会议上,财政部提议将对价格不超过1500泰铢的进口商品征收增值税的截止期限从2025年1月1日延长至2025年12月30日。此举的目的是为防止非法进口商品在泰国市场泛滥,促进泰国中小企业发展。经内阁成员讨论,该提议顺利通过。


泰国政府于2024年7月5日起对售价不高于1500泰铢的进口商品征收7%的增值税,此前泰国对这类商品免征增值税。


按照泰国内阁此前的决定,实施此项增值税政策的期限是2024年7月5日至2025年1月1日,此次泰国内阁又将政策的截止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30日。


南非

对涉华型钢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4年11月19日,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ITAC)(代表南部非洲联盟-SACU,SACU包含国家为南非、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莱索托及斯威士兰5国)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和泰国的型钢(U-sections, I-sections, and H-sections of Iron orNon-alloy Steel)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对上述涉案产品征收为期六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具体税率为: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U型钢、I型钢、H型钢以及其他角度、形状和截面的型钢临时反倾销税率为52.81%(从价税);原产于或进口自泰国的U型钢、I型钢、H型钢以及其他角度、形状和截面的型钢临时反倾销税率为9.12%(从价税)。


涉案产品的南非税号为7216.31、7216.32、7216.33和7216.50。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0日。


巴林

发布医疗器械和产品质量新法规


巴林最高卫生委员会主席谢赫·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阿勒哈利法宣布了旨在确保巴林医疗器械和产品质量的新法规。


该法规要求所有机构必须获得国家卫生监管局(NHRA)的许可,才能销售用于美容目的的隐形眼镜、医疗设备和激光器。


根据新规定,所有实体都必须获得NHRA的许可,并且除非由持牌机构进行,否则严格禁止任何与医疗器械和产品相关的活动。


法规规定,医疗器械和产品只能在持有NHRA颁发的适当许可证的医疗机构中使用。未事先向NHRA注册并获得书面营销许可,不得在巴林制造、进口或销售任何设备或产品。在巴林注册的设备和产品必须来自以下参考国家之一:沙特阿拉伯(SFDA)、美国(FDA)、澳大利亚(TGA)、日本(PMDA)、英国(MHRA)、爱尔兰(HPRA)、瑞士(Swissmedic)、法国(ANSM)和德国(BfArM)。需要在上述其中一个国家注册并支付相应费用。


机构还有义务按照制造商的说明储存和运输医疗器械和产品。不遵守规定可能会导致 NHRA撤销医疗器械注册或机构执照。此外,未经NHRA事先授权和支付所需费用,禁止营销和广告医疗器械和产品。低风险家用医疗设备(例如数字温度计和血压计)不受此要求的限制。


埃及

或将对进口手机征收37.5%的税费

埃及企业新闻网11月25日消息。为促进手机生产本地化,埃及国家电信管理局(NTRA)和财政部正在制订政策,或将对售价1.5万埃镑以上的进口手机征收37.5%的关税、开发费等税费。用户须在使用SIM卡激活手机后三个月内支付该税费,否则将暂停服务。


此外,财政部、通信部准备出台提高手机零部件国产化率的激励措施,计划将手机产量提高到每年1亿部,其中25%供应国内市场,75%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