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届广交会已经接近尾声,展商虽然感慨广交会效果远不如前,但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广交会还是非常重要的外贸接单机会,尤其是接触国外大客户,拿下大订单。
欧美市场潜力大,女装出海仍有可为
近年来,欧美市场结构、进口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服装纺织品。其中,在进口的服装数量中,亚洲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再加上,目前中国制造已经深入人心,海外消费者对于中国制造的产品也越来越认可,面对这样一个市场环境,对出口贸易商来说,也是个良好的发展时期。
我国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贸依存度较高,服装出口额居世界首位,同时服装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民生与就业,政府也会采取相应措施支持服装产业的发展。
出口规模扩大的同时,遗留发展隐患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服装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在海外市场也有一定地位,但不断扩张的同时,也遗留了一些隐患。
除了海外市场反倾销、人民币升值等大环境的问题之外,还包括企业自身的不足:
1、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较弱。我国服装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依赖性强,容易受这些国家不利因素影响;
2、服装行业品牌没有形成规模。虽然服装产业的品牌意识正在不断增强,但是国内目前还只有有限的几个驰名商标,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服装的品牌。Jasmine提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制造商,国外许多知名品牌都是从我国进口服装,转而贴上他们的商标,成为他们的产品;
3、服装的设计水平不高。传统外贸行业大多数都是采用OEM的模式,没有自己设计的部分,另外在服装设计方面还存在模仿、抄袭的问题,而且这种风气比较普遍。
这些问题影响中国服装产品的出口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使得中国服装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
服装“出海”遇困局,搭乘“跨境”来破局
整个纺织大行业都存在相应的问题,现下国内服装厂商通过国际采购团、国际服装协会、展会、电子商务平台等途径,加大海外推介力度,吸引了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采购商纷至沓来,此次广交会可以明显发现这一点。不过对于大部分服装厂商来说,主推的还是欧美市场,需求市场不对口。
除了平台的运营之外,产品质量自然是“出海”的杀手锏,精攻欧美中高端消费市场,做好产品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