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B不应该仅仅被理解为个性化定制或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甚至不局限于商品消费-生产领域,而应被理解为:一种由互联网所驱动的新的技术-经济范式。 工业经济的商业模式是B2C 在工业经济时代,技术-经济的模式是B2C,即以厂商为中心,以商业资源的供给来创造需求、驱动需求的模式。通用的技术是能源&机械动力相关的技术,以驱动大规模生产、大规模部署商业资源的模式得以持续。B2C基本特征是:以厂商为中心、大规模生产同质化商品、广播式的大众营销、被动的消费者。 B2C的范式不仅集中在工业生产领域,也体现在商业、农业、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譬如,连锁经营实际上是工业大生产标准化、规模经济效应在流通领域的体现;农业产业化,要求按照工业化的方式塑造农业,通过种子、农药、化肥的标准化来实现单一种类作物的大面积种植,而到了食物的销售环节,消费者一般也就是去沃尔玛购买。 食品巨头们还通过控制电视等大众传媒来灌输美国人吃什么最健康。大众文化领域,好莱坞电影和美国电视剧也是工业化的制作,流水线式的生产,商品化的市场营销,传播美国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C2B的基本构件与典型表现 所以我们概况C2B的基本构件是:个性化营销捕捉碎片化、个性化需求,以数据低成本、全流程贯通为基础实施拉动式配销、柔性化生产快速满足市场需求。 首先是客户定义价值。工业时代伟大的企业大多是“火箭发射式”的企业,即公司雇佣众多聪明的头脑,封闭式的秘密研发,然后突然发布一项新产品或新服务。这是典型的由企业来定义价值的做法。但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只有满足特定用户需求才有存在的意义,价值只能由最终用户来确定。 价值也之前的企业虽然声称以消费者为中心,但更多的是“有心无力”,没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这一点。但互联网、社交网络和大数据提供了与客户对话沟通的工具和平台。比如通过建立“消费者社区”,让客户反馈意见,甚至鼓励其参与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传播中来。 其次是个性化营销捕捉客户碎片化、长尾的需求。特别是SNS营销和RTB广告。SNS营销是基于社交关系、场景化的营销手段,实现了精准化、个性化和场景化;而RTB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广告,自动只投放给对它感兴趣的受众,真正实现了品牌商与消费者的“你情我愿”。对品牌商而言,RTB广告让企业按照需要购买的“每个消费者”的数量来制定广告预算,是一种真正的C2B模式。 第三是拉动式的配销体系。C2B要求全流程数据打通、共享,同时企业产供销密切协同。例如,零售端用多品种、小批量(浅库存)、快速交货来捕捉市场需求,供应链端根据不同SKU畅销、平销、滞销实际需求情况进行连续补货,保证产品全生命周期内不会断货,同时也没有过多库存。这对仓促、物流配送都提出了全新的思路。这时候快速补货,快速把握市场需求比配送成本更为重要。 最后一个环节是柔性化生产。所谓柔性化的供应链,就是供应链具有足够弹性,产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反应:“小批量可以做,需要大批量翻单、补货也能快速实现,而且无论大单、小单能做到品质统一可控,成本相差无几、及时交货。要做到真正的柔性化,就需要克服传统根深蒂固的“大批量生产”观念,在信息协同、品类精细规划、物料准备、生产线改造、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做彻底的改造。 |